前兩篇整理了選擇室內設計公司的詢價紀錄
和室內裝潢進行中要注意的各項要點
接來這篇就是要來分享完成照啦~~
還有我們實際入住一段時間後的心得分享
以下這幾張是完工後家具還沒進場的狀況
因為我們的實際室內坪不大,約19坪
所以我們做了蠻多的系統櫃來增加收納空間
如果空間小真的要把系統櫃做足夠,這樣整體空間才會有整體感、而不雜亂
另外廚房的隔間和和天花板是木工的部分
因為客廳是主要活動區域,所以我們把風格種點擺在客廳
以北歐鄉村風打造明亮、白色、溫暖的氛圍
電視牆是的白磚是選用文化石
這是師傅到現場一塊一塊黏上去的,實際看質感非常好
當然也有些人預算考量會選用平面壁貼,和文化石比起來較沒有立體感
電視牆上方是文化石完成後,我覺得有點空
後來又請設計師在左右兩邊放不同高度的層板
展示畫框或藝術品之類的
而電視牆左邊的系統櫃是主要收納空間(ex備品、哩哩叩叩的東西)
還有靠近臥榻旁邊的那一櫃是擺放鞋子
當然鞋櫃不只這一小區,玄關處也有一整排的鞋子收納
那邊我就會擺放比較常穿的鞋子,上層放鞋盒或換季的鞋子(ex冬天的靴子)
《主臥》
主臥的系統櫃是用來收納衣物
剛好把上面的樑完美包覆
整體就是衣櫃連接著床頭、桌子、抽屜櫃
側邊的長桌功用很多
下面還做了抽屜櫃的空間利用
小孩的衣服我就擺放在那邊
等他大一點可以自理時,高度也很方便小朋友自己拿衣服
《次臥》
次臥我們先規畫成多功能用處,但之後可以當小孩房
所以把衣櫥和床頭都先做好
之後小孩可以自己獨睡就只需要買個大單人床,就是一間面面俱到的兒童房了
但在小孩能獨睡之前,我先把他當自己的工作室
這間做這樣的規劃其實蠻好的
這也是當初設計師建議我們這麼做
而且後來我發現我待在間次臥的時間比主臥還要常
哈哈哈哈哈~~因為我就只能趁小孩晚上睡覺時到這間來工作
接下來是家具進場之後,整個『家』的感覺變濃厚了!
我們家的主色調以白色、木質色
營造出溫馨、溫暖、放鬆的氛圍
而在家具的選擇上有考量到家中有小寶寶
這個家會是他成長過程(坐、爬、學走路)的場所
家具的選擇我們都盡量選擇『圓角』、不尖銳的家具
若是有無法避免的尖角(例如桌腳),就用安全護套或安全海綿做包覆
而系統櫃的部份我們當初就有特別請設計師幫我們多注意
一些桌腳都有做圓弧,邊條也有做收邊,使其不尖銳
因為我的工作關係,常有產品需要在家中拍攝
家中的燈具有用比較多一點
拍攝的時候就會有比較足夠的光源,但平常不會全開啦XD
而燈的顏色我們也有特別挑選規劃
客廳的燈用了黃光和白光調和
讓家中的光線色溫是不會太昏暗也不會太死白
雖然家中坪數不大,但是我還是想要有個玄關區
有人說玄關就是一個轉換心情的地方
從外面回到家,在玄關脫下鞋子、外套
就像卸下在外的疲累,回到家準備好好休息的感覺
玄關處做了一個小臥榻和全身鏡
我踏上的坐墊是我請窗簾師傅用剩餘的布料幫我做的
而臥榻下方的抽屜能放室內拖鞋,或是家中的備品
本來建商交屋給我們的時候,廚房是開放式的
就是門一打開直接見廚房
所以我們請木工做了這樣的隔間&拉門
這拉門是除了客廳之外 很有重點的地方
拉門也是延續鄉村風格,方格中用鏡面玻璃填滿
廚房出來就是餐桌位置
《主臥》
其實買這間房子也是因為兒子的到來
他還在肚子裡的時候我們就忙著看屋買房、規劃設計、裝潢
在接近預產期時房子也差不多快裝潢好了
等待迎接他的誕生~~
坐月子期間家具陸續進來,等到坐完月子我們就正式住進來了!
寶寶的嬰兒床我買了床邊床讓他睡在旁邊
他有自己的嬰兒床空間比較安全、大人也比較好睡
廚房的廚具建商都有配好
我們只增加了電器櫃
放電鍋、熱水瓶、電子鍋等每天都會用到的廚房家電
放置電鍋和電子鍋那層是可以拉出來的
使用的時候可以拉出來,不用時就像照片那樣收進去
不占空間又能方便使用!
實際入住使用這些當初設計規劃的硬體之後
我覺得錢花得非常值得,使用率也都很順暢
但唯一我覺得比較不足的是我們的衣櫃抽屜量不夠
除了主臥有抽屜櫃之外,其實收納衣物的櫃子都沒有抽屜
就變成整個櫃子衣服都是用推疊,拿取不方便 也沒辦法善用
後來我們有櫃子裡增加隔板,但是效果也不是很好
所以小小建議,如果有比較多衣服需要疊放的,還是要設計一些抽屜會比較好用
除非你的衣服都是用吊掛的
但小朋友的衣服小小一件還是用抽屜拿取會較方便
以上就是我們新家的裝潢分享喔!
若你正在籌備裝潢也可以參考這兩篇文章: